Search


<生技焦點>BTC今登場 國際三巨頭提機會與配套

圖片:左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<生技焦點>BTC今登場 國際三巨頭提機會與配套

圖片:左起為孔繁建、楊育民、許中強

一年一度行政院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(BTC)今登場,今年擴大邀請國際業界大咖參與,包括聞名美國華人生技業的Impax創辦人許中強、「有生技界張忠謀之稱」曾任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的楊育民、美國維梧創投(VIVO Ventures)管理公司合夥人孔繁建等三巨頭到場。

前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上午在BTC(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)中表示,生技產業的合併雖是趨勢,但大藥廠老化研發能量減低也會持續發生,而這些都是台灣的機會,台灣應趁這波產業結構調整中,努力改善環境,修改法規,搶進國際競技場。

 楊育民表示,10年後的世界,是一個超快超能電子電信電腦、超高速網路連結全球、各式各樣自動化、機器人取代服務人員等,醫療生技創新持續、全球人口老化持續、綠能創新研發能量數倍。

 他指出,生技產業的變化中,產業合併是趨勢,生技尖端新藥產出,癌症可以克服,但高藥價可能是問題,而大藥廠老化研發能量減低也會持續發生,而這些都是台灣的機會,台灣不會創造一個好幾萬人的大型藥廠,但擁有幾百人的創新公司,則是台灣生產業可以前進的方向,也是台灣的商機。(新聞來源:工商 杜蕙蓉)

主持人行政院政委吳政忠表示,台灣有好的基本條件,如世界級醫療體系及健保制度,也有優秀及完善醫療設施,有利發展創新醫材,同時台灣有19家醫學中心,也有臨床試驗醫院,在藥品審查相當嚴謹,非常有利發展生技產業。

吳政忠表示,台灣有一個優勢,就是在ICT設計跟製造能力都相當優良,兩者連結再加上大數據,就會是未來台灣生技業發展趨勢。去年生技業營業額約達4千億元,但民間投資僅有500億元,投資額不大,也有很大進步空間,展望未來仍有很多法規及配套需要與國際同步,像是生技高人才延攬,配套仍需要更新,也研擬提升誘因,這是此次會議中討論如何補足此缺口。(新聞圖片資料:蘋果新聞江俞庭)

圖片:左起為孔繁建、楊育民、許中強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這個學苑,不僅有生技製藥產業職場從業人員實務培訓課程, 也有最能思考激盪的學習氛圍,還有認真堅持的學員!
這個學苑,不僅有生技製藥產業職場從業人員實務培訓課程, 也有最能思考激盪的學習氛圍,還有認真堅持的學員!
View all posts